酒泉在线,关注身边事。
原创  >  本地  >  远方——042 记忆里的上海 温暖与坚持
远方——042 记忆里的上海 温暖与坚持
5 天前   浏览:34   来源:咫尺天涯
1936年的上海,宛如一座漂浮在时代浪潮中的孤岛,既有外滩灯火辉煌的繁华盛景,又暗藏着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息。黄浦江上,汽笛声声划破天际,货轮载着各国货物往来穿梭;租界的钟楼准时敲响,钟声回荡在万国建筑群间,与华界街头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成独特的城市乐章。然而,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,一场场关乎民族尊严的无声抗争,正悄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演。
 
天还未亮,仁济医院的走廊已亮起昏黄的灯光。江辅轩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,将听诊器塞进白大褂口袋。自昨日深夜起,他便守在手术台前,接连完成三台紧急手术:先是为从建筑工地脚手架跌落的建筑工人修复骨折的腿骨,接着抢救因突发交通事故受伤、初来乍到上海的外地商贩,最后又为不慎被开水烫伤的幼童处理创面。值班室桌上那碗早已凉透的阳春面,他始终无暇顾及,此刻又匆匆拿起病历本,开始新一天的查房工作。
 
“江医生,203床的老伯吵着要出院!”小护士气喘吁吁地跑来。江辅轩快步走进病房,只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挣扎着坐起,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床单:“大夫,家里还有三个娃等着吃饭,我不能再躺了……”江辅轩轻轻按住老人的肩膀,温声道:“您的伤口还没愈合,再静养两天。医药费的事,我来想办法。”随后,他找到院长办公室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终于为老人争取到慈善救助名额。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老人时,对方浑浊的眼中泛起泪花,紧紧握住他的手,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。
 
同一时刻,启智小学的教室里,朗朗读书声穿透雕花窗棂。岳晓樱身着素色旗袍,手持戒尺,在课桌间缓步巡查。黑板上工整地书写着《三字经》,但她总能在讲解时巧妙融入新思想:“昔孟母,择邻处,同学们,我们不仅要选择好的居住环境,更要选择对国家有益的知识来学习。”课间休息时,几个女生围在她身边,好奇地问:“老师,听说外滩在举行国货展览?”岳晓樱笑着从教案本里抽出宣传单:“下课后我们一起去,记住,支持国货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。”
 
石库门老宅内,一场温馨的“追逐战”正在上演。刚学会走路的康儿像只活泼的小企鹅,摇摇晃晃地扶着墙或者桌子在屋里探索。他一会儿踮脚去够桌布上的茶杯,一会儿趴在地上抠墙上的裂缝,把保姆周奶妈累得直喘气:“小祖宗哟,别乱跑!”突然,康儿被门槛绊了一下,就在周奶妈惊呼出声时,小家伙竟自己稳住身子,没有扶任何东西,迈开小短腿继续向前,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喊着“爸爸”“妈妈”。周奶妈又惊又喜,急忙跑到一楼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伯伯。可惜当时通讯不便,这个喜讯只能等岳晓樱下课、江辅轩下班回家后,才能与他们分享。
 
千里之外的河南乡下小石磨村村东头方家大院里,老枣树下,方妈妈戴着老花镜,正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底。女儿方雪妮蹲在旁边,展开来自上海的家书轻声念道:“娘,雪妮儿妹,一切安好?康儿会走路了,你们看,信里附带了照片呢!”方雪妮小心翼翼地从信封里取出照片,方妈妈凑过去,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照片里,康儿穿着虎头鞋,扶着红木椅子,圆圆的眼睛笑得眯成缝,口水沾湿了胸前的红肚兜。方妈妈用袖口擦了擦眼角,感慨道:“一晃这么大了……,雪妮儿,现在你爹要是还在,看到你哥这孩子该多高兴。会把这个大孙子捧上不撒手。”
 
记忆如潮水般涌回往昔。那时方雪妮还不满一岁,方伯伯在田间劳作时,发现了倒在路边、浑身是伤的江辅轩。夫妻俩二话不说,将人抱回家中。方妈妈每日熬煮草药、细心照料,方伯伯则四处打听少年的身世。得知江辅轩是山后江家河的人,前几天家人皆被一群打了败仗的军阀残部,组织起来的土匪杀害,抢了全家财物,最后还一把火烧了所有的房子。他和姐姐出去玩,躲过一劫,姐姐听说家里发生的事后,藏好弟弟,一个人回家救火,被火烧了。他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后,流落周边。方家毅然收养了他。江辅轩聪慧勤奋,方妈妈咬牙坚持供他读书,最终他凭借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学日本学医的机会。临行前,他跪在二老面前,声音哽咽:“爹,娘,等我学成归来,一定好好报答你们。”然而命运弄人,他刚到日本第一年,方伯伯就因积劳成疾,永远地离开了人世。
 
方雪妮继续念着信:“晓樱现在教书育人,她带的班级成绩优异,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,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。我这边时局不稳,收治的爱国工人和进步学生越来越多,每天忙得脚不沾地。好在有陈伯伯帮忙,周奶妈把康儿照顾得健健康康。不到一岁的他已经会走路、会清晰地喊爸爸妈妈了。等我们忙过这段时间,就带着康儿回家看你们。娘,我们都很想您和雪妮儿,愿你们身体健康,一切顺遂!”读完信,方雪妮将信纸仔细折叠好放回信封,母女俩又对着康儿的照片看了许久,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。
 
这一年的上海,街头巷尾涌动着爱国热潮。南京路的橱窗里,日本商品与国货泾渭分明。爱国商人自发组织“国货促进周”,永安公司门前,民众排着长队抢购国产布料、肥皂和日用品。岳晓樱带着学生们制作精美的手抄报,用稚嫩的笔触写下“用国货,扬国威”;江辅轩的医院也成了特殊的“战场”,时常接诊因抵制日货而受伤的民众——有被日本浪人打伤的店员,也有在游行中摔倒的学生。每一次救治,都让他更加坚定从医的初心。
 
深秋时节,一场意外打破了家庭的平静。康儿突然发起高烧,小脸烧得通红,嘴里说着胡话。江辅轩心急如焚,亲自为儿子检查,确诊为肺炎。那段日子里,他白天在医院忙碌,晚上便守在儿子病床前,握着那只滚烫的小手,彻夜难眠。岳晓樱更是以医院为家,一边照顾康儿,一边抽空批改作业。方妈妈得知消息后,连夜收拾一大包自家晾晒的草药,托往来的商人捎到上海,还附上书信:“樱儿,照顾好康儿,别累坏了自己。”
 
10月19日,噩耗传来,周树人先生在上海与世长辞。作为江辅轩的老学长,江辅轩怀着崇敬的心情,带着岳晓樱和康儿前去祭拜。灵堂内,花圈如海,挽联如织,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这位伟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。江辅轩望着遗像上周先生坚毅的面容,心中默默发誓,要用自己的医术守护更多人的生命,传承这份救国救民的精神。
 
1936年接近尾声时,上海迎来一场罕见的大雪。雪花纷纷扬扬,将城市装点成银装素裹的世界。江辅轩和岳晓樱带着康复的康儿登上天台。康儿戴着方雪妮织的毛线帽,兴奋地伸出小手接雪花,嘴里咿咿呀呀地笑着。岳晓樱靠在丈夫肩头,轻声说:“这一年太难了,但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。”江辅轩握紧妻子的手,望向远方:“等局势稳定些,我们就带康儿回河南小石磨村,让娘好好抱抱孙子。”
 
暮色渐浓,弄堂里飘来饭菜的香气,收音机里传来婉转的评弹声。在这座充满传奇与苦难的城市里,无数个像江辅轩和岳晓樱这样的家庭,用爱与坚韧编织着生活的希望。他们的故事,如同黄浦江的江水,虽有波澜起伏,却始终奔涌向前,在时代的长河中,留下属于自己的温暖印记。
头条号
咫尺天涯
介绍
推荐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