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泉在线,关注身边事。
原创  >  本地  >  远方——049 战争爆发
远方——049 战争爆发
昨天 13:59   浏览:4   来源:咫尺天涯
昏黄的油灯下,江辅轩与岳晓樱小心翼翼地展开陈伯伯从上海寄来的信笺。信纸边缘还带着咸涩的水汽,泛黄的报纸上油墨斑驳,字字句句拼凑出山河破碎的悲怆图景。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华夏大地,从信中的描述里,他们清晰感受到侵略者妄图吞并整个中国的狼子野心。
 
自1937年五月起,陈伯伯的书信如同一座桥梁,将风雨飘摇的上海与中原的小石磨村紧紧相连。每半个月,一封饱含时局的信件准时抵达,字里行间皆是这座东方明珠的危急:外滩的霓虹灯熄灭了,取而代之的是街头林立的铁丝网;黄浦江的汽笛声不再悠扬,被防空警报的尖啸彻底淹没。“风雨欲来风满楼”,这句诗不仅是上海的写照,更笼罩着整个中国东部大地。
 
这一年,注定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沉重的转折点。7月7日,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北平的夜空,日军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就此爆发。侵略者如豺狼般烧杀抢掠,所到之处,村庄化为废墟,百姓流离失所。8月13日,淞沪会战爆发,中国将士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,用顽强抵抗击碎了日军“三个月灭亡中国”的痴妄。然而,南京保卫战的失利让局势急转直下。12月13日,南京沦陷,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,秦淮河的水被鲜血染红,那段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。
 
但中华儿女从未屈服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沿海到内陆,全民族抗战的浪潮奔涌不息。陈伯伯所在的上海,已然成为风暴的最前沿,战争的阴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而这紧张局势,正是那个动荡年代最真实的缩影。
 
当卢沟桥的烽火顺着铁轨蔓延至中原,小石磨村的宁静被彻底打破。运兵列车日夜轰鸣,墨绿色的车厢上沾满硝烟,缝隙间渗出的是北方战场的寒气;黄土路上,步兵纵队迈着坚定的步伐,偶尔驶过的美式吉普扬起阵阵尘土,隐约露出重机枪的冰冷轮廓。
 
每当行军队伍路过,全村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在老槐树下。白发苍苍的老者将新蒸的白面馍塞进战士行囊,妇女们踮着脚把绿豆汤倒进搪瓷缸,扎着羊角辫的孩童则害羞地将绣着“保家卫国”的荷包硬塞给士兵。而江辅轩和岳晓樱总是最忙碌的人。他们带领村里的青壮年,在祠堂里搭建起临时工作台。煮沸消毒的碎布条、晒干包好的艾草薄荷,再配上从县城药店赊来的磺胺药片,一个个带着艾草清香的简易急救包在他们手中诞生。
 
“多塞两片止血药!”岳晓樱捏着绷带的手微微颤抖。“前线的战士在流血,咱们多做一个,他们就多一分希望。”江辅轩一边往麻布包里塞酒精棉球,一边说道。祠堂外,“平安归来”的呼喊声此起彼伏,扬起的黄土裹挟着滚烫的爱国热血,而这些承载着牵挂与期盼的急救包,跟随战士们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,成为中原儿女守护家国的无声誓言。
 
然而,自南京沦陷后,陈伯伯的书信突然断了踪迹。岳晓樱和江辅轩常常望着那摞旧信发呆,目光也总会不自觉地落在那本《敦煌画册》上。画册里精美的飞天与佛像,带着千年的宁静与祥和,他们多希望陈伯伯也能远离战火,安然无恙。可残酷的现实让担忧如藤蔓般在心底疯长,陈伯伯如今身在何处?是否平安?这些疑问日夜折磨着他们,在每个辗转难眠的夜里,他们都盼望着邮差的敲门声能再次响起,带来远方的平安消息。
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,日寇铁蹄自华北、山东长驱直入,山西北部沦陷,战火自河北一路蔓延。所到之处,烧杀抢掠,暴行累累,山河破碎,哀鸿遍野。1937年11月,西安遭日军轰炸;次年2月14日,郑州也陷入硝烟。在这山河破碎的岁月里,有一束成长之光,在乱世中悄然绽放。
 
       暮春的阳光斜斜地穿透祠堂残破的窗棂,洒在斑驳的木桌上。方雪妮趴在桌前,食指轻轻摩挲着《本草纲目》泛黄的书页,嘴里念念有词。煤油灯熏黑的墙壁下,她膝头摊开的笔记本上,歪歪扭扭地记满了“艾草止血”“薄荷散热”的笔记。自从江辅轩从上海归来,方雪妮这样埋头苦学的场景,便成了小石磨村晨昏里最励志的风景。
 
“妮子,这个‘酊’字怎么读?”江辅轩抱着刚消毒完的绷带走进祠堂,额角还沾着灶台腾起的水汽。方雪妮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踮着脚从窗台上取下字典,翻到夹着银杏叶书签的页码,脆生生地答道:“柱子哥!念‘dǐng’,我前日在晓樱姐的医书上见过,是浸泡药材的药水!”说着,她主动递过抄满药方的本子,“我把您教的外伤处理步骤都画成图了,您瞧瞧!”
 
话音未落,岳晓樱掀开祠堂的布帘走了进来,正巧看见方雪妮蹲在地上,用树枝在泥土地上推演包扎手法。方雪妮将破布条在木桩上缠得有模有样,嘴里还念叨着:“先清创,再螺旋包扎,松紧度以插入一指为宜……”“学得真快!”岳晓樱眉眼带笑,伸手摸了摸她的头,随后递过一筐晾晒好的车前草,“这批药材要按剂量分包,就交给咱们的小先生了。”
 
深夜,昏黄的油灯摇曳,将三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在祠堂梁柱上。江辅轩讲解战地急救要点时,方雪妮笔尖飞动,飞速记录;遇到不懂的术语,她立刻举着本子凑到两人中间,追根究底。岳晓樱手把手教她辨认草药,她便全神贯注,连叶脉纹路都要仔细描摹在纸上。当运兵车的火车汽笛声再次划破夜空,方雪妮已能熟练调配止血散,还跟着江辅轩奔赴村口临时医疗点,为受伤的战士清洗伤口,动作利落又轻柔。
 
“柱子哥,您看这样包扎对吗?”某天,方雪妮仰着沾有草药汁的小脸,为伤员固定绷带。月光透过祠堂破窗洒落,照亮满地的草药与医书,也照亮了她专注的眉眼。江辅轩望着眼前的方雪妮,恍惚想起去年,她还只是个躲在大人身后递荷包的小姑娘。而如今,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里,曾经稚嫩的女孩已然成长,用所学守护着受伤的战士,那抹在硝烟中悄然绽放的成长之光,温暖而坚定 。
头条号
咫尺天涯
介绍
推荐头条